【牢记嘱托 担当作为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】井坡镇玉塘村:冬日农事不“降温”
2021-01-08 09:08:05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何慧 | 作者:马晓丽 欧智敏         

井坡镇玉塘瑶族村是个三村合并的非贫困村,拥有宽广的片区。自2017年县第二人民医院驻村帮扶以来,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结合本村实际,从群众急难愁盼的需求入手,坚持以产业谋发展,带领玉塘村实现脱贫致富。

元月6日,本台记者深入井坡镇玉塘瑶族村。发现从村部出发到最偏远的杉树下组,在沿途8公里的行程中,治渠引水、采收红薯、筑坝修路的场景时时入眼。

公路旁,几位村民正在搅拌水泥,整修引水渠,铺设新的饮水管道。这是2020年玉塘瑶族村计划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。该项目在移民局的大力支持下,总投入30多万,全长4公里。

朱家移民新村村主任 朱华雄:我们朱家片老旧水管由于已经使用十多年,很多裸露在外面,风吹日晒管道经常爆管,导致村民生产生活用水不方便,严重影响三保障。

为解决朱家移民新村的吃水问题,连日来,老旧水网提质改造工程正在快马加鞭地实施。霜降节气一过,刨红薯的农活儿就开始了。

在杉树下组新开田的红薯地里,几位妇女将刨出的红薯,按不同品种分拣装袋后,又一袋一袋挑往各自的堆放处。

这些刚刚收获的红薯也将发往广东。

杉树下组村民 黄友花:我们在这里挖红薯,就是挖了两个多月吧,挖一天就80块钱就这样子。

黄友花介绍,这两年,村里不少人通过土地流转120亩,大面积种植水稻、生姜、红薯等、一到采收时节,她们妇女们就忙个不停,在家门口能赚到钱,日子一点儿不愁了。

沿途,满载石子的运输车穿梭往来,远处机声隆隆。

在海拔900米的白玉堂片区,推土机正在农田作业。农田一侧,一条新修的机耕道初具雏形。这条机耕道即将助力高山上的农耕生产。

这几天,73岁的朱满亮每天都要来工地瞧瞧,看到家门口终于有了机耕道,他高兴得合不拢嘴。

杉树下组村民 朱满亮:手扶拖拉机拉稻子有了机耕道那就很便利了。没有政策靠自己来搞那是不可能的。党的政策拓宽了,都支持农村、支持老百姓生产生活,很好了,很幸福。

玉塘村白玉堂片、平塘片多少年来一直没有机耕道,群众生产生活极为不便。这也是当地百姓急难愁盼的事。今年,通过扶贫工作队申请上报,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下1500米机耕路建设项目得以批准实施。这条机耕路从白玉堂村杉树下组至邓家组,全长1000米,投入61.89万元,目前已完成铺筑路基500多米。

井坡镇玉塘瑶族村第一书记 徐勇:做这个1000米的这个机耕道,基本上把这五个组全部都连片连起来了,所以非常方便老百姓的生产生活。

方圆19公里的玉塘村,处处跃动着冬日里的繁忙。勤劳致富靠双手,精准扶贫暖民心。这个瑶族小山村,594户1942人的新生活正扑面而来。


责编:何慧

来源:汝城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热点
政务要闻
专栏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